以案说险:签名不当引纠纷?这份消保指南请收好!

在保险消费中,签名看似是一个简单的环节,却可能埋下巨大的法律隐患。今天,我们通过一起真实案例,带您了解签名背后的保险纠葛,以及如何守护自身合法权益。


一、案例回顾:九年保单因签名引发退保争议

九年前,张某为自己购买了一份保险,并按时缴纳保费长达九年。然而,他突然向保险公司提出诉求,坚称保险合同上并非本人签名,要求全额退还九年所交的全部保费。

这起纠纷的核心在于:代签名行为是否影响保险合同的法律效力?


二、法律解析:代签名的效力认定有明确规定

根据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〈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〉若干问题的解释(二)》第三条:

1.代签名对投保人不生效的情形:若投保人或其代理人未亲自签字/盖章,而由保险人或其代理人代签,合同对投保人不生效。

2.视为追认的例外情形:但如果投保人已交纳保险费,则视为其对代签名行为的追认。

3.内容真实性的认定:若保险人或其代理人代为填写保险单证后,经投保人签字/盖章确认,代为填写的内容视为投保人真实意思表示(除非有证据证明保险人存在违规情形)。


三、法院判决:长期缴费行为构成“追认”

法院审理认为,张某已取得保险合同文本,应视为知悉代签约行为。其长达九年按时、足额缴纳保费的行为,属于以实际履行合同的方式追认了代签名行为。因此,法院驳回了张某的诉讼请求。


四、消保启示:双向规范,守护保险消费安全

(一)对保险机构与销售人员:合规销售是底线

《保险销售行为管理办法》第二十九条明确规定:1.投保文书材料必须由投保人或其书面委托人员签字/盖章确认;2.保险销售人员严禁代替投保人在任何合同文书中签名。

划重点:代签名行为不仅违反监管规定,还可能引发法律纠纷,影响公司经营与行业信誉,务必坚决杜绝!

(二)对消费者:签名谨慎,守护自身权益

1.签前“三查”,避免糊涂投保

ü 查条款:仔细阅读保险合同,重点关注保障范围、免责条款、缴费义务等内容。

ü 查疑问:对不理解的内容,及时向代理人或保险公司客服咨询,要求解释清楚。

ü 查主体:确认保险合同主体(投保人、被保险人)信息无误。

2.签名“三忌”,确保效力合规

ü 忌代签:务必亲自签署投保声明、投保提示书等所有文件,不得让他人代签。

ü 忌漏签:注意合同中所有需要签字的位置(如免责条款说明页),避免遗漏。

ü 忌随意签:不签署空白保单或未填写完整的投保材料。

3.签后“三留”,便于维权举证

ü 留文本:妥善保存保险合同、缴费凭证、沟通记录等全部资料。

ü 留痕迹:通过录音、录像等方式留存投保过程中的沟通证据。

ü 留意识:若发现签名问题或合同瑕疵,立即联系保险公司协商解决,避免超过时效。


五、消保小贴士

签名是保险合同成立的重要环节,不仅是一种形式,更是对自身权益的郑重确认。作为消费者,您的每一次签字都意味着对合同内容的认可;作为行业从业者,合规销售是对消费者信任的珍视。让我们共同以“谨慎签名、合规操作”为原则,筑牢保险消费的安全防线。


如果您在投保过程中遇到任何疑问,欢迎随时联系保险公司客服或拨打12378银行保险消费者投诉维权热线,维护自身合法权益!



文章来源:原创

天津分公司消保部、总公司运营中心消保部联合出品


扫描二维码关注
合众人寿微信服务号
咨询热线:95515
版权所有 2014 合众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
Copyright©Unionlife Insurance Company,Ltd.All Rights Reserved. 
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8980号
鄂ICP备12017196号
本网站已支持IPv6